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何伯群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《梅月堂文集》】梅月堂的思念——小娃梁

2016-04-20 16:25:27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何伯群
A-A+

  我们何家祖宗的发祥之地——何家村,位于三阳川西头,西邻西虎山,东接楼底村。历史上的老何家,也是俊彦辈出。远的不说,清末进士何应新,是俺老何家引以为荣的本家;先祖何遵约,清顺治鉴生,曾任山西曲沃县令,其子何润,雍正朝恩贡,曾任河南内乡县令。何润有二子:家新、家齐。家新有四子三女。曾祖父何兴善系家新之子,排行老四。

  当年的何家,耕田百亩,牛羊成群。后辈的儿孙受其荫泽,过着悠优的生活。在我记忆中,当年为着表彰何家功绩而建的,并排耸立于何村东头大路旁边的那“御赐”石牌楼,镌刻着“圣旨”的石碑,以及雕梁画栋的何家祠堂,都是当年何家曾有的威望与辉煌的见证。

  曾祖父家新去世以后,家道败落,接着又是大爷的儿子被土匪绑票,为此事折腾数载后,家底被掏光了,上好的田产也被卖完了。

  树倒猢狲散,偌大的一个家族,顷刻之间分崩离析。年过四十的祖父何兴善,领着一家老小,离开老庄,来到荒凉的西虎山脚下,在何家当年圈养牛马的槽房定居。

  西虎山是秦岭山脉众多支脉中的一小支脉,没有奇峰秀石,山是庞然大块,显得笨拙憨厚。只是因为这里的地形像后爪蹬地、头向西昂起,似啸月状的卧虎而得名。不知是由于相传的口头误,还是文人忌讳虎的霸气的缘故,西虎山后来被称作西古山。据父亲说,祖父当年曾经和他论及此事,还带着他去比西虎山更高的山头察看,让他辨认卧虎的头尾。曾祖父认为,还是入乡随俗、从众,就叫西古山更为妥当,毕竟西古山之称谓,古雅而无霸气。

  西虎山的“虎”的“前爪”所抵,是一座隆起的山头。该山头的一支脉向北延伸至鸦雀岭。

  鸦雀岭的又一分支蜿蜒至我家房后。我小时候放牛、割柴禾、拔猪草,曾经跑遍了老家四周的山山峁峁。那些状似章鱼肢体的坡、梁、沟、坎,各有着它们的水路走向与地域名称。突起者称“岭”,称“梁”,命名方式也不同:有的以住户姓氏命名,如“张岭”、“周岭”;有的以地貌特色命名,如“窑背梁”、“小娃梁”;低凹者曰“湖”曰“沟”:像“王湖”、“马湖”、“周湖”,以及“罗沟”、“史沟”、“大南沟”、“小南沟”等等。

  清一色的土质构造:由低而高,土壤层的厚度越来越薄,颜色由深变浅。即下面土褐色,中间土黄色,直到顶端,表层则完全被“狼脸土”(白土间以灰土、红土)所覆盖。

  老家房后的坡头唤作小娃梁,东西走向,呈鱼脊之状。从南面看小娃梁,坡度较大,呈现椎体形。小娃梁北边的坡度小,形成很大的凹形。越往东边的坡体斜面夹角越小,遂与地平相交相合。

  早前的小娃梁,曾经是人们抛弃死婴的地方。那时的生育没计划,医疗条件落后,所以婴儿的成活率低。死去的婴儿,一般不掩埋,都是由家人委托村里的“绝户头”(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),直接用谷杆裹上,扔在山梁上了事。死婴是被野狼、野狗以及鸟类吃掉了,还是自己腐臭后融入了大地?家里人从不往后看。小娃梁由此而得名。

  当年何家人的耕地,大都分布在小娃梁。一般都是在坡下种小麦、玉米,半腰种谷物、豆类,坡顶种红薯。为了防止水土流失,沿着坡体的水平方向,挖出一条条的壕沟,像一条条带子缠绕于“锥体”表面,将诺大的坡体变成一层层的“非水平”式梯田。

  梯田的沟坎上,为了护埝而种植的果树的种类相互间隔,老、中、青三代树龄的混杂,就表明着绿化护田的工作由来已久。除了少数的老年的树皮已显老化以外,中、青年一代的果树,早已枝繁叶茂。每到天气变暖,一排排的果树先后发芽、长叶、开花,将坡面妆扮得花果山似的。微风吹拂,整个西古山的人家,都能闻到花香。夏秋季节,成熟的杏子、李子、柰子、桃子、苹果、梨、柿子就会挂满枝头。

  农人们忙着干活,不是无暇关注这些,就是缺乏商品意识,觉得摘果子、卖果子浪费时间,耽误农活;再说,都是农民,你有的果子,人家又不是没有,挑到街上卖给谁?

  当时的小孩很少,各家都把自己的孩子管得很严,不让其出去干那些偷鸡摸狗、损人利己的勾当。所以,满坡的果子不是喂饱了鸟儿,就是自熟自落。父亲有时下地回来,会捡一些比较完好的落果给我吃。熟过了的果子,很容易剥皮,放在嘴里,不用咀嚼,舌头与上颚一挤,一吸,滑溜溜地就咽下去了。那杏子的酸甜,苹果的芳香,梨子的脆香,余香持久,回味无穷。

  在阳光普照的正午,四周农田里有人在干活的情况下,祖母允许我出门,到坡头的果树下捡一些桃核、杏核回来,取出里面的果仁煮水、浸泡,去除苦味以后晾干存起来,来年元宵节时自制油茶用。

  果树上已经很难看到果子,树底下的壕沟里一片狼藉:落果、果核、鸟粪、半腐殖的树叶混在一起。我认真地捡拾,遇到比较完好的干瘪的果子我也不会放过,揣在兜里,带回家享用。现在回想起来,那时捡来的干果,果肉是熟透的没有任何添加剂的、纯天然的健康食品,曾经是那么的好吃。

  每年中秋节过后,便是柿子成熟的季节。不论是果形较大、浑圆扁平、色泽红艳的魁柿,还是个头很小、状如雉卵、珠圆玉润、艳如玛瑙的火罐;不论是成熟较晚、果形略小、表面光如圆镜的镜面,还是形如有四角蒙古包、底部有一圈台阶的重台,树树果实累累,红如火,艳如霞,十分壮观。家家都在卸柿子,整个坡头一片热烈的景象。

  成熟的柿子仍有涩味,不能吃,如果想吃,得放在温水里浸泡,催其“暖熟”。我家每次暖柿子都在大锅里进行,都是先将满满的一大筐柿子倒进清水里,一边加热一边搅动。等到温度适宜,就停火保温,七八个小时以后,柿子才能暖好。

  暖柿子的关键在于调控好水温,以稍高于人体温的40度左右为宜:低了暖不甜,高了会将柿子煮死——柿子变硬、颜色变黑不说,味道涩得比没暖水时还难吃。

  我看见祖母每次暖柿子,还要往锅里倒入一碗用草木灰制作的食用灰水,还有谷类的叶、杆,与柿子一起暖。这样暖好的柿子,色泽鲜艳,口感脆甜,搁置好长时间不变软、不变味、不变色。

  柿子树的产量很高,我家的那株镜面柿子树一年可产柿子上千斤。由于此种柿子个头小,汁水少,不适合制作柿饼,收回来就全放在门楼洞里,想吃时可以随时取来。越冬以后冻得颜色变黑红的柿子不用暖熟也好吃。

  说柿子是庄户人家的救命果,此话不假。在物质极度困乏的年代,我家就常吃用柿子拌的糠皮来度春荒。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何伯群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